在房地产交易中,中介公司作为信息提供者和交易撮合方,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然而,部分中介为了追求利润,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如夸大房屋优势、隐瞒重要信息、虚构房源等,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一旦发现中介存在虚假宣传,受害者应如何维权并获得相应的赔偿呢?
首先,消费者应保留相关证据。包括中介提供的宣传资料、聊天记录、合同文本、录音录像等。这些证据是日后维权的重要依据。
其次,可以向当地住房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相关部门会对中介公司的行为进行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处理,如责令整改、罚款甚至吊销执照。
如果协商无果,消费者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若中介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费并主张赔偿。法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中介承担民事责任,包括退还服务费用、赔偿损失等。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媒体曝光中介的不诚信行为,形成舆论压力,促使问题得到更快解决。
总之,面对中介虚假宣传,消费者应保持警惕,及时收集证据,依法维权。只有增强法律意识,才能有效遏制虚假宣传现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