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户可以向工信部举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如果用户收到骚扰电话,可以通过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进行投诉,提供相关证据,如通话记录、时间、号码等,以便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其次,用户可以将骚扰电话加入黑名单。大多数手机系统都支持来电拦截功能,用户可以将可疑号码加入黑名单,防止再次被骚扰。此外,一些第三方应用如腾讯手机管家、360安全卫士等也提供了来电识别和拦截功能,帮助用户过滤垃圾电话。
第三,用户应谨慎授权个人信息。在使用消费金融服务时,尽量避免在非官方渠道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同时,定期检查自己的信用报告,确保没有未经授权的贷款记录。
第四,用户可以联系马上消费金融客服,要求停止拨打骚扰电话。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用户有权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推销或催收电话。如果对方持续骚扰,用户可以保留录音作为证据,并向监管部门投诉。
最后,提高自身防范意识是关键。不要轻易点击陌生号码发送的链接,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对于不明来源的电话,保持警惕,必要时可挂断并核实对方身份。
总之,面对马上消费金融的骚扰电话,用户应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希望相关平台能够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催收行为,营造更加健康的消费金融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