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催收行业也逐渐从传统方式转向线上化、数据化。为了规范互联网催收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特制定《互联网催收公约条例》共18条,具体内容如下:
1. 互联网催收机构应依法注册并取得相关资质,确保业务合法合规。
2. 催收行为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个人隐私和人身权利。
3. 催收过程中应使用真实、准确的信息,不得虚构债务或夸大欠款金额。
4. 催收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沟通能力。
5. 禁止使用暴力、威胁、侮辱、骚扰等非法手段进行催收。
6. 催收信息应通过合法渠道发送,不得频繁拨打或群发短信干扰用户正常生活。
7. 催收机构应建立客户信息保护机制,确保用户数据安全。
8. 对于已确认还款的用户,应及时更新账户状态,避免重复催收。
9. 催收过程中应尊重用户意愿,提供多种还款方式供选择。
10. 催收机构应设立客户服务渠道,及时处理用户投诉和疑问。
11. 不得对无还款能力的用户采取过度催收措施,应引导其协商解决。
12. 催收机构应定期自查,确保内部流程符合公约要求。
13. 建立催收黑名单制度,对违规催收行为进行记录和公示。
14. 鼓励催收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动信用体系建设。
15. 催收信息应明确标注来源,防止用户被误导或诈骗。
16.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应给予特别关注和保护。
17. 催收机构应配合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如实提供相关资料。
18. 公约实施后,将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定期修订完善,确保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本公约旨在促进互联网催收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各方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