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贷款机构在借款人逾期后,通常会先进行电话催收、短信提醒等非诉讼方式。如果借款人仍不还款,贷款机构可能会将案件移交至第三方催收公司,甚至上报征信系统,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其次,如果借款人恶意逃避还款,贷款机构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债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提起民事诉讼。一旦法院受理,借款人可能面临财产被查封、冻结,甚至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借款金额较小,法律程序仍然适用。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通常会依据合同约定和相关证据进行判决。如果借款人确实无力偿还,可以与贷款机构协商还款计划,避免进入诉讼阶段。
总之,1500元的小额贷款是否会上诉讼,关键在于借款人是否按时履行还款义务。建议借款人遵守借贷协议,按时还款,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信用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