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骗子通常会以“村委工作人员”身份出现,添加受害人微信后,用“你有网贷逾期未还”“法院即将对你起诉”等话术制造恐慌情绪。他们往往还会提供虚假的“立案通知书”或“催款单”,让受害者误以为事情属实。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村委工作人员”大多是诈骗分子,他们利用村民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实施诈骗行为。有的骗子会要求受害人转账“保证金”“手续费”“解冻账户费”等,有的则会诱导受害人点击不明链接,窃取个人信息。
面对此类情况,广大村民应保持警惕:
1. 不轻信陌生电话或微信消息,尤其是涉及金钱、法律问题的内容。
2. 如遇类似情况,应第一时间联系当地村委会或派出所核实信息。
3. 不要随意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更不要向他人转账。
4. 若已遭遇诈骗,应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
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大家务必提高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遇到可疑情况,切勿慌乱,及时寻求官方渠道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