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同约定明确**:担保费的收取必须基于双方自愿签订的借款合同或担保协议,且条款清晰、合法。若合同中未提及担保费,平台无权单方面收取。
2. **担保行为合法有效**:若涉及第三方担保(如担保公司或个人),需确保担保关系真实存在,且担保方知情同意。若平台以“担保费”名义变相收取费用,可能涉嫌违规。
3. **禁止强制捆绑收费**:根据监管要求,网贷平台不得将担保费作为贷款发放的前提条件,也不得通过虚增费用、虚假宣传等方式诱导借款人支付不合理费用。
4. **利率与费用合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若担保费与其他费用(如利息、服务费)叠加后综合年化利率超过法定上限(通常为24%),则可能被认定为高利贷,超出部分无效。
**风险提示**:
– 部分非法网贷平台可能以“担保费”为名收取高额费用,实则属于变相放贷或诈骗行为。
– 借款人应核实平台资质,确认其是否具备金融许可证,并警惕“无抵押低息”等虚假宣传。
**结论**:
网贷收取担保费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合法,但需符合合同约定、担保关系真实、费用合理等要求。若存在强制收费、虚增费用或利率超标等问题,则涉嫌违法。借款人应增强法律意识,必要时可向银保监会或当地金融监管部门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