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角度来看,网贷平台未经借款人同意擅自泄露或公开其通讯录信息,已经涉嫌侵犯个人隐私权和名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拍摄、窥视他人住宅等私密空间,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私密部位,窃听、偷看他人通话内容等。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明确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因此,“爆通讯录”行为在法律上是不合法的,属于违法行为。一旦发现此类情况,借款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如银保监会、网信办等。
面对“爆通讯录”的情况,借款人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
1. **保留证据**:保存相关短信、电话录音、截图等,作为维权依据。
2. **报警处理**:如果遭遇骚扰、威胁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应及时报警。
3. **向监管部门投诉**:可向当地银保监局、互联网金融协会或消费者协会投诉。
4. **寻求法律帮助**:如有必要,可咨询律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5. **谨慎对待催收行为**: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避免被二次利用。
总之,“爆通讯录”不仅违法,而且对借款人及其亲友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困扰。借款人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权,同时也要注意选择正规、合法的借贷平台,避免陷入高利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