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受害者反映,在平台上填写了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甚至上传了身份证照片后,不仅没有获得贷款,反而被要求支付所谓的“保证金”“解冻费”等费用。更有甚者,被骗子利用个人信息进行二次诈骗,导致财产被盗或信用受损。
此类非法贷款平台通常通过社交媒体、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推广,利用人们对资金短缺的焦虑心理,诱导用户上钩。一旦用户落入陷阱,往往难以维权,因为这些平台大多没有合法资质,且在交易过程中隐藏真实身份,逃避法律责任。
提醒广大网民:选择贷款服务时,务必通过正规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办理,切勿轻信网络上的“高额度、低利率、秒到账”等虚假宣传。如发现被骗,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追回损失。
防范金融诈骗,提高警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