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消费者可以与商家协商解决,要求退款或继续履行合同。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平台投诉,平台通常有相应的纠纷处理机制。若平台处理无效,消费者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或者通过12315热线进行举报。
在法律层面,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如果商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计算。对于一般性的违约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还货款,并可主张合理的损失赔偿,如因等待发货产生的额外费用等。
此外,《电子商务法》也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按照承诺的时间发货,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若商家长期不发货,可能被认定为恶意经营,影响其信用记录,甚至面临行政处罚。
总之,网购商家不发货不仅违反合同约定,也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消费者应积极维权,保留好订单信息、聊天记录等证据,必要时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