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买家应保留好相关的交易证据,包括订单截图、聊天记录、付款凭证等。这些材料是后续维权的重要依据。如果是在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进行交易,可以优先通过平台的投诉机制解决。大多数平台都有明确的违约处理规则,卖家若多次违约,可能面临店铺处罚、保证金扣除甚至封店等后果。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卖家未按约定发货属于违约行为,买家有权要求卖家继续履行合同或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赔偿范围通常包括已支付的货款、合理的交通费用、误工损失等。如果卖家拒绝赔偿,买家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部分电商平台还提供“先行赔付”服务,即在卖家无法及时处理的情况下,平台会先垫付买家的损失,之后再向卖家追偿。这种方式能有效减少买家的维权成本。
总之,面对卖家违约不发货的情况,买家应保持冷静,积极收集证据,利用平台规则和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提醒卖家遵守诚信经营原则,避免因违约而承担法律责任和信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