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这一规定旨在对虚假宣传行为形成有效震慑,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其次,若虚假宣传涉及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还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要求退换货或赔偿损失。例如,产品实际性能与宣传严重不符,导致消费者无法正常使用,消费者可依法主张退货并要求赔偿。
此外,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宣传单页、广告截图、聊天记录、购物凭证等,以便在投诉或诉讼中提供有力支持。可以通过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拨打12315热线投诉,或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消费者在维权前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自身权利得到有效保护。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辨别能力,理性消费,避免因轻信虚假宣传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面对店家的虚假宣传,消费者并非无能为力。通过合法途径维权,不仅可以获得应有的赔偿,也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商家诚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