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商家不发货属于未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消费者与商家之间通过网络平台或线下交易达成购买协议,消费者已支付相应款项,商家则应按照约定按时发货。若商家无故拖延或拒绝发货,即构成违约。
其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如果商家存在故意隐瞒、虚假宣传或其他欺骗性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退一赔三,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计算。即使商家未明确进行虚假宣传,但若其长期不发货、频繁取消订单,也可能被认定为具有欺诈意图。
此外,消费者可以通过向平台投诉、拨打12315热线、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平台通常会对违规商家进行处罚,包括限制账户、扣除保证金等措施。同时,法院也倾向于支持消费者的合理诉求,尤其是在商家存在明显过错的情况下。
总之,商家不发货不仅违背诚信原则,更可能触犯法律。消费者应积极维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商家也应遵守法律法规,诚实经营,避免因小失大,损害企业信誉和市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