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网贷平台与借款人签订的借款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只要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罚息条款,并且该条款未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那么罚息是合法有效的。
其次,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这意味着,在借款人未按时还款的情况下,出借人有权要求支付罚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罚息的计算标准不能过高,否则可能被认定为“高利贷”或“变相高利贷”,从而被法院认定为无效。根据司法解释,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此外,一些网贷平台存在违规操作,如未明确告知罚息标准、利用格式条款加重借款人责任等,这些行为可能涉嫌违法,借款人可以依法维权。
综上所述,网贷罚息在合法范围内是受法律保护的,但其设定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借款人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自身权利义务,必要时可寻求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