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纠纷一般属于民事案件,只有在债务人严重违约、拒不还款的情况下,债权人(如网贷平台)才可能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债务。通常情况下,网贷平台会先通过电话催收、短信提醒、上门催收等方式进行催款,只有在多次催收无果后,才会考虑采取法律手段。
其次,网贷平台是否起诉,还与借款合同的约定有关。如果借款人在借款时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并明确约定了还款时间和违约责任,那么一旦逾期,平台就有权依据合同条款要求借款人履行还款义务,甚至提起诉讼。
关于具体金额,虽然没有明确的“最低起诉金额”,但实践中,大多数网贷平台在欠款金额较小(如几千元以下)时,往往不会选择起诉,因为起诉成本较高,而回款可能性较低。但如果欠款金额较大(如超过1万元),且借款人长期失联或拒绝还款,平台则更有可能采取法律行动。
此外,法院在受理案件时也会考虑案件的实际价值。如果欠款金额过小,法院可能会认为案件不值得立案审理,从而不予受理。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未被起诉,长期拖欠网贷也会对个人信用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影响今后的贷款、信用卡申请等金融活动。
总之,网贷欠款是否会被起诉,不仅与金额有关,还与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平台的催收策略以及法律程序等因素密切相关。建议借款人尽量按时还款,避免因逾期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信用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