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百人落入此类骗局。受害者多为经济困难、急需用钱的群体,他们被虚假广告吸引,前往指定地点办理手续,结果不仅没有拿到贷款,反而被要求支付高额手续费、保证金或银行卡信息,甚至被诱导进行非法操作,导致财产损失。
此类骗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 通过社交媒体、短信、电话等方式发布虚假贷款信息;
2. 承诺“无需征信、秒批秒下”等诱人条件;
3. 要求客户提供身份证、银行卡、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4. 面签后以各种理由拒绝放款,或诱导客户进行其他非法操作。
警方提醒:正规贷款机构不会在面签当天就发放贷款,更不会要求客户提供过多个人信息。凡是涉及金钱交易,务必提高警惕,核实对方身份,切勿轻信“低门槛、高额度”的贷款承诺。
目前,多地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相关案件,呼吁受害人及时报案,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建议公众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避免陷入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