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表示,商品在收到当天就出现了明显瑕疵,影响正常使用。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商家有责任对商品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包括退货、换货或赔偿。然而,商家却以“非人为损坏”为由,拒绝承担相应责任。
这一事件反映出部分商家在面对消费者合理诉求时,缺乏基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态度。虽然法律赋予了消费者维权的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消费者仍面临举证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尤其是在网络购物中,消费者与商家之间信息不对称,维权难度更大。
对此,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商品照片、聊天记录、订单信息等,并通过平台客服、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必要时可寻求法律援助。
同时,也呼吁商家增强诚信经营意识,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一时的短视行为损害品牌形象和长期发展。只有商家与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健康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