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虚假宣传,夸大额度**
广告中常声称“无需抵押、最高可借10万元”,但实际申请时,用户可能只能获得几千元甚至更低的额度。而且审批过程中会以各种理由拒绝贷款,诱导用户多次申请。
2. **隐藏费用,变相收费**
虽然广告中说“无利息、无手续费”,但实际放款前可能会要求用户支付“保证金”、“服务费”或“认证金”等费用,否则无法放款。这些费用往往在用户付款后仍无法获得贷款。
3. **诱导填写个人信息,进行信息倒卖**
为了获取用户信息,广告通常要求填写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等敏感信息。部分平台会将这些信息卖给第三方,导致用户频繁接到推销电话或短信,甚至遭遇诈骗。
4. **设置高门槛,诱导下载App**
有些广告引导用户下载不明来源的App,进入后才发现需要完成一系列操作才能获得贷款,如邀请好友、刷单、做任务等,实际上这些操作与贷款无关,只是增加用户使用频率。
5. **利用焦虑心理,制造紧迫感**
广告中常使用“名额有限”、“限时优惠”、“马上到账”等话术,制造紧迫感,让用户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匆忙下单,增加被骗风险。
6. **伪造成功放款,骗取信任**
部分平台会在用户支付费用后,伪造放款记录,诱导用户继续充值或提供更多信息,最终卷款跑路。
7. **利用AI换脸、伪造客服**
不法分子通过AI技术伪造客服视频或语音,欺骗用户转账,让人误以为是正规平台操作,从而上当受骗。
8. **利用征信问题,诱导贷款**
针对征信不良的用户,广告宣称“不管征信如何都能借款”,实则通过收取高额费用后不予放款,或提供高利贷。
总之,“零抵押网贷急速放款”广告虽然看起来诱人,但背后往往存在诸多风险。建议用户提高警惕,选择正规金融机构,避免陷入网贷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