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虚假广告诱导贷款**
一些网贷平台通过夸大还款条件、降低门槛、承诺快速放款等虚假宣传手段吸引用户注册,但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开通贷款服务。
2. **未经同意的贷款申请**
有些平台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用户的身份信息、手机号码等进行贷款申请,导致用户“被贷款”,甚至出现逾期记录。
3. **捆绑销售与强制收费**
部分平台在放款时要求用户支付高额手续费、保证金、保险费等,若用户不支付则无法使用贷款资金,属于变相强制放款。
4. **刷单式贷款**
一些平台要求用户先借款再转账给他人,以制造虚假交易流水,达到平台审核要求,但实际上用户并未真正获得贷款资金。
5. **利用APP权限进行非法操作**
有些网贷APP在用户授权后,私自获取通讯录、位置等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二次放款或催收,侵犯用户隐私权。
6. **高利贷与暴力催收结合**
一些非法网贷平台在放款后,通过暴力催收、骚扰家人朋友等方式逼迫借款人还款,形成一种“强制还款”的局面。
**如何防范强制放款?**
– 不轻信“无抵押、秒到账”等虚假宣传;
– 谨慎授权APP权限,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 签署贷款协议前仔细阅读条款,确认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
– 如发现被强制放款,应及时向银保监会、公安机关或消费者协会举报。
总之,合法合规的网贷应当建立在用户知情、自愿的基础上,任何未经用户同意的放款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应坚决抵制并及时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