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院受理**:贷款机构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法院在审查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就会予以立案。
2. **送达传票**:法院会在立案后向借款人发送传票,通知其出庭应诉。如果无法直接送达,可能会通过公告方式送达。
3. **举证阶段**:双方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证据,如借款合同、转账记录、还款记录等。借款人可以提出抗辩或反诉。
4. **开庭审理**:法院会安排开庭时间,双方到庭进行质证和辩论。如果借款人不到庭,法院可能会缺席判决。
5. **判决结果**: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通常会要求借款人偿还欠款及可能产生的利息、违约金等。
6. **执行阶段**:如果借款人未在判决生效后履行义务,贷款机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包括冻结银行账户、查封财产、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
7. **纳入征信**:网贷逾期并被起诉后,相关信息可能会被上报至征信系统,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8. **后续影响**:借款人可能会面临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高铁等限制措施,甚至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如涉嫌诈骗或拒不执行判决)。
需要注意的是,网贷纠纷属于民事案件,一般不会直接构成刑事犯罪,但如果存在伪造资料、恶意骗贷等行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借款人应积极面对,及时与贷款机构沟通,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