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借款平台获取资金。然而,一些借款人发现,借款平台的利率远高于银行或其他正规金融机构。那么,当遇到利息过高时,是否可以选择不还呢?答案是:不能。
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任何借款合同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效力。即使利息过高,只要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借款人就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还款。如果恶意拖欠或拒绝还款,可能会被起诉,甚至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其次,根据中国《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如果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率超过法定上限(目前为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将被视为无效。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还本金,而是利息部分可能被调整或免除。因此,借款人仍需偿还本金及合法范围内的利息。
此外,有些借款平台存在“砍头息”、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这可能让借款人误以为自己承担了更高的成本。但即便如此,借款人仍应履行还款义务,并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而不是选择不还。
最后,建议借款人在借款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实际利率和还款方式。如遇高利贷或非法催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借款平台利息高并不能成为不还款的理由。借款人应当理性借贷,按时还款,避免因违约带来更大的法律和经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