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赔偿金额为商品价款的三倍;如果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计算。这一规定旨在加大对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消费者在遇到假货问题时,应保留购物凭证、商品照片、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以便维权时使用。可以向商家提出退货、换货或赔偿的要求,若协商不成,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
此外,网络平台也需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电子商务法》的规定,电商平台若未尽到审核义务,导致假货流入市场,消费者也可以向平台索赔。
总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物,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一旦发现假货,应及时维权,依法维护自身权益。